己当初学着东西用了三年,都是一阵难以启齿。
除了拼音的推行外,曹植还干了一件让杨修这些知识分子们耳目一新的事情,那就是对纸张的推广。
众所周知,纸是东汉蔡伦造的,蔡伦是桂阳人,曾经当过主管御用器物的尚方令。在闲暇时间利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经过挫、捣、抄、烘等一系列工艺加工,造成了纸,就是后来被命名为蔡侯纸的纸,这纸造出来后,于永元十七年献给汉和帝。不过这纸张虽然造出来了,不过因为初纸质地粗糙,想要细腻化需要进行极为复杂的工序等原因,并没有得到很广泛的推广。因而只是在一些达官贵人之间流通。大多数人的书写材料仍然是以简牍和缣帛为主。
曹植清楚地记得,这种情况要一直到了晋朝,造纸术传到长江流域,依赖着那里丰富的造纸原料产生较好的纸张,才会得普遍的推广。晋人盛行抄书、藏书等文化的普遍就是得益于用纸的普及。
而事实上,正是因为蔡伦纸张在晋朝的优化普及,导致文化盛行、飞速发展,文化再也垄断不住,这才间接导致了隋朝科举制的产生与推行。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暂且略过不言。
不过曹植虽然知道历史上纸张的普及年代与简单的制造工序,但是真正怎么造出来纸,他却是一点儿也不知道的。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曹植想起了他的金手指——那个万能的笔记本,上去尝试着一搜索,果然就出现了纸张的具体制造工序,甚至就连时间与材料都标志地清清楚楚。活脱脱就是一个完整的造纸攻略!
曹植大喜,有了这个造纸攻略,自己造出来纸的质量和速度都能得到一个很大的飞跃。于是立马拍案决定,将正在辅助杨修建造大魏书院的丁仪给喊了过来,让他负责造纸之事情。
当然,仅仅是造纸还是不行的,想到这里,曹植一拍脑门,又用笔记本查出了活字印刷术的具体操作,然后做成印刷攻略,一起交给了丁仪,让他去负责印发图书。以供大魏书院所用。
丁仪接到曹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