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本要奏!”
一老臣从队列中踉跄而出,低头拱手。
看着走出来的人,朱允炆眼睛一亮。
朱元璋的脸色脸色不动。
“启奏皇上,殿下,近日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民间倒无大事。”
吕昶摇头晃脑,淡言淡语。
眼睛向朱元璋的位置瞥了一眼,见其面无表情。
继续说道:“只是眼下有一事,让微臣心急如焚啊!”
话闭,便低下了头,不再言语。
身为户部尚书,国家财政大权皆握在手中。
更是跟着朱元璋开国的老臣,除了兵部尚书,就属他实权最大!
“何事?”
看着这开国老臣,朱允炆微微点头。
估计在这个时候敢开口说话的,也就只有他了。
“近日殿下摄政,拨出大量银子赈灾,虽可保民之太平,但国库空虚。若短期时间内,国库依然萧条,便会出现大祸,还望陛下定夺,是否要增添赋税?”
淡淡的声音落下,群臣赶紧低下了头。
他们可都是新上来的。
跟这些老臣不同。
老臣敢说,他们可不敢。
再说,都到这个时候了,乖乖听着就好。
见吕昶晾在了大殿之上,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是不敢站出来多说一句。
几分钟的短暂沉默让朝堂略微尴尬。
一直低着头的李进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从人群中走出,眼睛向朱元璋的方向看了一眼。
他可是他太知道自己这位皇帝的心思了。
不管怎么说,自己也是参加了几场大案。
倒在自己手中的臣工世爵,早超出了五指之数。
帝王心思深似海,群臣更是海底捞针。
“殿下,赋税之法建于国情,如今百业待兴,百姓刚刚安居,绝不能在这个时候搜刮民脂民膏啊!”
“哼!危言耸听!我大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