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拆骨才能解我心头只恨!!”
“定不负少爷所托。”百通大娘保证道。
……
城外,秦府后院。
小河边的空地上一座黏土炉已经成型,此时里面生着熊熊烈火,几个汉子在一旁推着那木质鼓风机,不停的将空气吹进这黏土炉中。
这就是肖恒造的坩埚炉。
按照网上的资料肖恒先是做了个小规模的实验,主要是余热回收和空气预热方面,经过几次修改和试错之后,终于还是造出来了,感觉效果还不错,各方面都没有什么问题,最后在强通风的情况下甚至能将铁器烧得通红……要知道这可只是小规模实验而已!
随后当然是有样学样的将小规模实验的成果放大,最终也就形成了肖恒眼前的这个坩埚炉的成品。
在接触王铁锤之前,肖恒对于古代炼钢用钢锅的认识并不多——他甚至以为这时候用的坩埚是类似现代那种石墨坩埚呢。
然而事实上宋时虽然已有坩埚冶炼的技术了,但实际上却还很原始……讲究一些的会用瓷器粉末等材料塑形、烧制成类瓷器的大坩埚。
而一些小作坊,例如王铁锤师傅这样的,用的只是类似陶土一样的大缸……
看着在熊熊烈焰之中燃烧着的那个“坩埚”,肖恒心头忽然涌现出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这东西真的不是水缸吗?是谁给古代的这种冶炼方法起名叫做“坩埚”冶炼的?叫大缸冶炼岂不是更贴切?
虽然“坩埚”有些粗糙,但肖恒抄来的坩埚炉效果却非常棒,按照焰色来看至少能达到1200度到1300度!
纯铁的熔点大概在1500度左右,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铁的熔点也会相应的降低……而宋时的高炉炼铁勉强能够达到1200度左右,所以虽然能够炼出铁水,但实际上冶炼出的铁定只是含碳量非常高的生铁而已。
按照现代资料的介绍,生铁的含碳量在2.11-6.69%左右,因为多用来铸造所以又称铸铁,碳含量在0.2-1.7%的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