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
这一聊不要紧,张醒的学识可是把朱元璋和徐达吓了一跳。
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兵法韬略,居然都有涉猎。
更令人惊讶的是,张醒所想所思更是超前,甚至超越了这个时代。
自己儿子如此大才,朱元璋差点乐出声来。
徐达心中感叹,龙生龙凤生凤,醒皇子这学识没得说。
另一边,张醒也暗自惊讶。
“这个叫璋伯的老头是什么来头?为何气势如此恢弘,为何短短数言就让我体会到驭人之道的精髓!
还有这个叫达伯的老头,真的是管账先生吗?
为什么感觉他的兵法远在我之上!
为何寥寥几句就让人有种看兵书的赶脚?”
张醒有些琢磨不透两个老头的身份,准备继续试探。
随着聊天的深入,他越来越觉得眼前的两个老头绝对不是一般人。
“这样的人物为何会来到振远镇这个穷乡僻壤?!
难道由不得以的苦衷?
来自江南,见识又如此不俗。
难道是因为胡惟庸一案受牵连的重臣?
对,一定如此!”
短短一瞬间,张醒给朱元璋和徐达安排好了身份。
不过,他还是准备确认一下二人的身份,是不是真是受牵连逃难的大臣。
当下,随意的说道:“璋伯,达伯,进来金陵风声紧得很,两位可是来此躲清静的?”
话音刚落,只听“啪”的一声,隔壁桌一个酒杯衰落在地。
朱元璋和徐达扫了一眼,跌落酒杯的正是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此时的毛骧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胡惟庸一案发生不过半个月。
京师离此地几千里远,消息根本不可能传来。
别说一个酒楼的老板,就算当地的官员都不可能知道发生了什么?
可听皇子醒的话,他明明已经知道金陵发生了什么,可他是如何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