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不置可否,川渝火锅那么有名,火锅店自然少不了。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才要集团化发展,差异化发展。”
“用品牌的力量去降低原材料采购的价格,再用差异化的产品,去打开市场。”
这件事一时半会估计没办法做出决定。
不过江寒也不在意。
有些观念是一时半会转不过来的。
但是并不妨碍江寒先给父母解释一遍。
“而且,你们有没有想过。”
“火锅市场现阶段的发展,还没有饱和。”
“有很多小城市,只有一家,或者两家火锅店。”
“市面上的火锅店,大多也都是点餐下单的模式。”
“如果,我是说如果,用自助餐的形式去经营一家火锅店。”
“就开在那些竞争不激烈的小城市里。”
“您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
“而且,还有一种经营方式。”
“就好像现在。”
“我一个人吃,这么大的一锅汤有点浪费。”
“而且点太多菜,我一个人又吃不完。”
“我是不是可以一个人弄一个小一点的锅?”
“然后弄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在里面取的取菜区。”
“提前用竹签穿好的那种。”
“按签收费。”
“这样一来,不会造成太多的浪费,还不用担心点菜太多我一个人吃不完?”
江寒说的这些,都是十年之后,比较常见的东西。
转转火锅。
但是在一零年的时候,转转火锅,还没有大火起来。
至少有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过这东西。
像父母这种经营火锅店的从业人员对此都不是很了解。
就足以见得,转转火锅绝对是一块还没有被彻底开发出来的市场。
如果江寒这个时候能够说动父母,把主营方向转到这一块上面。
至少取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