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儿无法推进。
他只能安排一批计吏着手进行集体经济分配方式的运算准备,为之后的集体农业改革做准备。
现在多少空出了一些精力,计吏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以他决定开始推进集体经济的建设,把农会升级为农业生产合作社,让集体经济成为大明国土地生产的主流。
从此,大明国将告别分散的小农经济,建立起彼此合作、互相承担风险的集体农业经济。
而在这个档口,考验计吏们的时候就到了。
这一套操作看上去是不错,但是若要成功运行起来,需要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可靠的工分计算方式,用于集体农业团队在收成之后的统一分配。
关乎到分配问题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决定了集体经济的生死。
计吏团队需要亲自奔赴农村地方,根据土壤的种类、种植农作物的种类等等不同,为不同地区的集体农业设置不同的计算方法。
于此同时,他们还借鉴了在工场内成功运行的半计件酬劳分配方法,试图将这个原则融入农民的生产行动当中,以增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这是一个极为庞大且复杂的工程,地区的差异性是主要的难题。
好在苏咏霖很早就对手下引入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阿拉伯数字的概念,也非常重视官吏们的数学计算能力,科举考试都把数学计算当做非常重要的考核内容。
所以眼下朝廷内的计吏数量很大,广泛应用在朝政的方方面面。
比如火炮部队就在靠着计吏团队进行弹道的科学测算,计吏们会帮助火炮手计算火炮的最远射程和最佳射击角度,并且开始引入照门、准星的概念,以帮助他们确定射击方向,提高射击精度。
这方面牵扯到的数学问题非常多,运算量也非常大,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搞定的。
与之相对的,集体经济的分配问题也是非常重要非常复杂的。
苏咏霖从洪武二年开始就安排一批计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