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启明1158 > 八百六十七 由此可见,明国国祚也不会太长了

八百六十七 由此可见,明国国祚也不会太长了(3 / 4)

要求情报一天一换,每一天都要把最新的情报送到临安,不得有误,一旦有误,立刻惩处。

因为这个要求比较离谱,对于南宋好不容易安插在明国境内的间谍来说无异于出殡,但是他们也不能不遵守命令,只能硬着头皮一天送一次情报。

于是临安城就不断得知明军封锁交通要道,对关卡的审核严格数倍,乃至于有不少人在过关卡的时候被明军直接逮捕的消息。

这些消息送着送着,南宋密探就被两淮地区的天网军给盯上了,随后数日,天网军接连铲除了十几名南宋间谍,捣毁了三个南宋间谍站,把南宋好不容易在两淮地区建立起来的间谍站摧毁的七七八八。

幸存下来的吓破了胆,再也不敢贸然传输消息,于是临安城的消息来源中断了一些时候。

这让赵构和赵昚极度不安,一天好几次催促消息,惹得专门负责情报侦察的枢密院相关部门官员嘴巴都上火溃烂了。

但是皇帝的要求还是要满足,不满足不行,他们只能不断派人潜入明国境内,用相当冒险的方式深入明国境内打听消息,探知明军的动向,以便于赵构决定自己到底要不要再次跑路。

五月初,临安得到确切的消息,是一份用三个间谍的命换来的消息。

原来明国并不是在搞什么军事行动,之所以有军队调动,是因为明皇苏咏霖又在山东大搞反腐,大量抓捕贪官污吏和协助他们贪腐的地主豪绅,在整个山东大量抓人、杀人。

山东官员、地主、富商一夜三惊,睡不好,吃不好,乃至于大量逃亡,所以苏咏霖出动军队抓捕。

明军封锁交通要道,严格关卡审核等等都是苏咏霖反腐行动的措施,并不是针对南宋的军事行动。

这个消息送到临安,南宋君臣纷纷松了口气。

赵昚松了口气。

张浚松了口气。

赵构也松了口气,然后放弃了跑路的准备,赶快让人找舞鲍老的团队进宫给他表演,花点钱,召集权贵

最新小说: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 大乾边关一小卒 抗战之这个杀星才9岁 抗战:天下第一孔二楞 空降1630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我不是袁术 归流 三岁奶团下山:绝嗣皇帝爹有崽了 顶级大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