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就弄到值钱的东东,他还是颇为激动和雀跃的。不是钱的问题——到现在他也不觉得真能值多少钱,以庞帅两本普通书都能抵一万来算,估计价值也不过几千块。也不管是运气、直觉、还是眼力,捡漏成功本身就是非常享受的事情。
“我也看过那几本,这朱砂手抄经书应该年代也不会多久,难道是哪位高僧手抄的么?”激动之于,他也虚心请教。以孙家的底蕴,以孙若英的表现,当然是庞帅级别拍马也赶不上的。
“本焕老和尚,听过没有?”
张哲和老毕对望一眼,然后一同摇头。
年轻人有几个有兴趣了解佛教?何况僧人。张哲也就知道台湾创办法鼓山的圣严法师、佛光山的星云法师、和慈济的证严法师几个。台湾佛教氛围更浓,他们又积极入世、影响力大,以至于让马英九、蔡英文等国、民两党政治人物,出于形象、或选票需求,也得常常拜会、参与活动,所以常上新闻。大陆常上新闻,最知名僧人,或许是少林寺ceo的释永信了……
“要论知名度、影响力,本焕不如近代弘一法师、印光法师、虚云大师等高僧,但他现在还活着、已经一百多岁、对粤地佛教有颇大贡献。最重要的是,你找到的三卷《楞严经》,是四十年代壮年时期的释本焕刺血抄录的经书中的一批。”
“刺血?!”张哲惊讶。
“不奇怪,僧人抄录经书,也是一个静心、发心的过程。为了庄严,很多时候用朱砂,而有的发愿、为表虔诚,会以血为墨,这也是变相的苦修方式。不过人血是有限的,一般是抄录字数不多的经卷,比如几百字的《心经》,或用的时间比较长;还有的每次抄录的时候,刺血混入朱砂之中。”孙若英心情大概不错,耐心的讲了一下。
“据说释本焕老和尚四十年代在五台山,刺指、舌之血为墨,书写《楞严经》10卷、《地藏经》3卷以及《金刚经》、《普贤行愿品》和《文殊师法王子经》等20余卷,共10余万字。但当世是兵荒马乱的年代,抗战、内战、匪寇……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