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日,秦天没有再外出,少有的安安静静的待在“闽海楼”里。要么和赵宁、祁峰商讨今后的举措,纵论天下大事。要么和李虎一起练练武,顺便再给他灌输一些行军打仗的常识,当然,秦天也只能是从自己记得的古今战例选些来纸上谈兵而矣,不过这也是寥胜于无!要么就是和祁敏胡吹海聊,再趁机摸摸手,搂搂小蛮腰之类的。
第五日,赵宁的手下备好了出航所需的物品,秦天就此离开了泉州。在送走秦天之后,没过多少日子,李虎也汇合张文政派来的精兵,乘坐福建水师的官船,前往澎湖上任了。泉州就只留下赵宁一人,继续去完成秦天走之前交待的各项任务。
一路顺风顺水,十来天之后,一行人到了明州,也许是广州和泉州的繁华,抬高了秦天的眼界,对于这座宋庭第三个市舶司所在地,秦天没太多关注,只是找了个空隙,将船驶入了定海水域,远远地偷窥宋军水师。这才是秦天在明州停靠的真实目的!
“因为,长江——淮水——汉水一带为南宋与金,及后期南宋与元对峙的前线,所以,南宋在沿江布置有充足的水军,沿海海军也得到很大的强化。南宋主要由沿江制置使、沿海制置使担负江上、海上防务,之后,随着各地配置屯驻大军,水军也随之分散配置各地。南宋中后期,沿江、沿海要地共设置20余处水军。各地水军的指挥系统归属沿江、沿海制置司,有时也隶属于各屯驻大军的都统司或殿前司,没有定制。在沿江、沿海各地有官设造船所,建造战船,在特殊时期也强征民船为军用。…”
“在各地水军中,以接近首都临安的许浦、澉浦(杭州湾北岸)、定海(宁波近郊)最重要。许浦水军原属于定海沿海制置司,不久归殿前司,后改编为御前水军,嘉熙年间兵员达到11500人,为南宋规模最大的水军。澉浦水军隶属殿前司,开禧元年有1500人。定海水军隶属沿海制置司,嘉熙年间有6000人。宝祐二年(1254),在首都临安府又设置殿前司浙江水军,有兵员2800人,咸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