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预拱了拱手,问道:“不知老将军何时向皇上报的捷?”
王手捋白须,脸有得色地说道:“就在今日清晨。【舞若小说网首发】”
现在刚过正午,也就是说,王的奏章刚刚走了半日,杜预不由心情一松,连忙说道:“可否请老将军另遣快马,将那份奏章追回来?”
王不悦道:“为何?”
杜预原本还想给他留在面子,此时也只得苦笑着一指卫平,说道:“不瞒老将军,孙歆于数日前被这小家伙生擒,此刻已经解往洛阳去了。”
王在益州刺只任上一呆就是七年,当然不认识卫平。但是,杜预说的是生擒孙歆,而不是将孙歆斩首,这却假冒不了。所以,王虽然觉得卫平太年轻了一些,却也不会怀疑他说谎,顿时呆若木鸡,半晌方才叹了口气,道:“追之无及矣!”
功劳人人都想要,王虽已年过七旬,却也要争上一争。在西陵城外大败孙歆的援军以后,王只是听部下传言,说孙歆已经死于乱军之中,他便迫不及待地写好奏章,派快马送往洛阳。
本来,贾充坐镇襄阳,节制各部军马,应该起到上传下达的枢纽作用。如果王的捷报和押解孙歆的囚车都先送到贾充那里,自有贾充把关,辩明真伪再上奏司马炎。然而,因为贾充是主和派,司马炎又允许六路主帅有权越过贾充直接向他奏报。这样一来,无论是王的捷报还是杜预押解孙歆的队伍,都没有经过贾充,而是直奔洛阳,所以便闹出这样一出笑话。
事实上,王为了争这个头功,命令手下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因此,他的人虽然出发得晚,却比囚车早一步到了洛阳。
当时,司马炎接到王的奏章,听闻他阵斩孙歆,龙颜大悦,正要下诏褒奖,忽听黄门来奏,说是杜预已差人将孙歆押解至宫门外。司马炎目瞪口呆,朝堂上的群臣也是唏嘘一片。好在司马炎的诏令还没有发出,否则更是一个大大的笑柄。司马炎恼怒之下,当即下旨将孙歆斩首号令。如果不是因为王贪功的一份奏章,孙歆尚可以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