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下。既然有了选择的余地,贾充当然不会再由着女儿的性子。毕竟婚姻大事,原本就该当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一旦贾充确定了卫平,留给韩寿的下场便已经注定。只要韩寿还活着,他和贾午私会的事情就有可能传出去,从而令贾午名声受损。这种情况是显而易见的,姑且不论。单说贾午已经嫁给了卫平,如果这件事传入卫平耳朵里,卫平又会怎么想?只要他贾充还在,卫平自然不敢对贾午如何。可他年纪终究大了,等他撒手西去的那一天,卫平又会如何对待贾午呢?为了免去女儿日后受苦,贾充也只有先绝了后患,何况他从来都不是个容易心软的人。只是贾充却不知道,在卫平的“严刑拷打”下,贾午早就“坦白从宽”了。
卫平明白贾充的意思,他也知道这样的结果对他其实是有好处的,至少他不用再担心贾午会和韩寿“旧情复燃”。他只是觉得如此轻易地剥夺一个人的生命,从心理上一时还接受不了。但他也清楚,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残酷。不要说那些奴隶了,就连拥有自由身份的庶民、商贾,在权贵们眼中也是蝼蚁般的存在。卫瑾的死,其实就是最好的证明。要想在这个世界上更好在生存,除了有钱,还必须有地位、有权力,更要够狠。否则,等不到五胡乱华来临,也许他就会被那些权贵吃的连骨头渣都不剩。
看着贾充津津有味地吃着包子,卫平深吸了一口气,道:“岳父大人,味道如何?”
“不错!”贾充点了点头,称赞了一句,却又说道,“可惜,食材普通了些,恐怕难登大雅之堂。”
以贾充的品性,自然无时无刻不想着取悦皇帝。吃了第一口包子,他就在考虑是不是可以将其作为敬献给司马炎的贡品。不过,想取悦皇帝的大臣并非只有他一个,在吃喝方面可谓花样繁多,无所不用其极。就在一个多月前,司马炎的女婿王济请司马炎吃饭,上了一道蒸乳猪,味美无比。原来,这道菜竟是以人乳蒸制的,所用乳猎也是以人乳喂养。虽说司马炎知道答案后心有不快,拂袖而去,但大臣们动了不少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