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明做藩王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强国之道

第一百四十九章 强国之道(3 / 6)

拔他做了官,最后那个人一直干到了工部尚书。

因此,众人都知道,明朝此时的官员选拔有科举制,但也不光依靠科举制,于是,在听到朱桂的问话之后,便向他作了一揖,道:“启禀殿下。我大明选材以科举为主,

但也有其他的途径,我肃藩可以借鉴朝廷的做法,不拘一格取贤才,如此一来必定使得人才济济,我肃藩的事业便可蒸蒸日上。”

朱桂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道:“说得不错。不拘一格选人才,这选拔人才一定要不拘一格,岂能只靠一种方式?两汉时期,中华没有科举制度,可是两汉依旧强大,即便是到了末期,也没有那个异族敢于招惹。

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并不是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文章写的再好,辞藻再漂亮华丽,没有真才实学,那也成不了大器。”

对于这一点,后世的朱桂是深有体会的,后世的他也在体制内混过,当然也写过公文。

所谓的公文跟后来的八股文是一个道理,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没有实质内容的,但是用词却都非常的华丽,这样的文章都是拿来装样子的,本质并没有什么用。

如果肃藩的人才都是一些公文高手,干不了实际的工作,那肃藩的前景肯定是黯淡无光的。

因此,朱桂下决心要杜绝这种现象,选拔人才不光要依靠科举,还要有其他的渠道。

朱桂见群臣没有出言反驳,知道他们认可了自己的观点,便理了一下思路,接着说道:“因此,寡人以为,选拔人才要多渠道并举,科举是一方面,也要恢复汉朝时期的察举制度,另外,基层小吏若是干的好的,也可以晋升为官。

若是有诸葛孔明之类的世外高人,还要烦请诸位臣工举荐给寡人,所谓进贤受上赏,凡是能为寡人举荐贤才的,寡人一定不吝重赏。

此外,军士吏民皆可上书言事,若是谁能为我肃藩提出好的建议,寡人一定会拔擢使用,不计较这个人的出身。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只要是有本事就来投奔我,我能

最新小说: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南城亡事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从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 替嫁太子妃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城南政北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东宫娇妾 手握百万大军,你叫我废物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