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看清了阿拉腾的那名亲信,又见到他身边的几十名骑兵都是明军的盔甲与装束,便知道是明军的使者来了。
于是,便在严密戒备的情况下给他们打开了城门。
其实忽兰这么做也是没得选,她也想小心谨慎,但是,她现在最大的指望就是明朝的援军,怎么能为了自己的安全而把大明的援军拒之门外呢?
万一朱桂要是生气掉头走了,那她岂不是完了?
况且,对方只有几十个人而已,只要自己这边加强戒备,即便他们是拔都的奸细,进来之后也掀不起什么大浪,可以被自己瞬间秒杀。
果然不出忽兰的预料,这群人果然是大明的援军,进入到海西城之后,没有耍什么花样,规规矩矩地将阿拉腾的亲信带给了忽兰王妃。
忽兰自然是认识阿拉善的这名亲信的,一见到他被明军护送回来,忙一脸焦急地问道:“怎么样了?肃王的大军什么时候到?”
说完这句话,忽兰俏丽的脸上不由地闪现出一抹担忧的神色,拔都的部队攻城越来越猛,到底还能坚持几天,她自己也说不准,她才二十出头,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她可不想就这么死了。
更不想就此沦为拔都的**力。
阿拉腾的那名亲信将右手放在胸前,向忽兰深深地鞠了一躬,道:“启禀王妃。肃王的大军已经在路上了,只是肃王这个人为人稳重,不肯轻易涉险,所以没有派轻骑兵火速支援。
而是让骑兵护送着步兵和辎重兵的两翼缓缓前行。”
身为蒙古人,阿拉腾的这名亲信对朱桂的这套行军方式自然也是很不满的,他和阿拉腾一样,都希望朱桂能够火速支援海西城,解除他们这一系的燃眉之急。
他的心里对朱桂的这套行军方案也不知道腹诽了多少次,但是明朝的使者还在这里,他们现在还是有求于人家,给他一个胆子,他也不敢说朱桂的不是,所以只是给了朱桂一个稳健的评价。
忽兰不是傻子,她一听就听出了事情的严重性,朱桂以步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