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震的话正和朱桂的胃口,盟约什么的都是扯淡,都是双方谁也吃不掉谁的情况下诞生的。
现在,自己有机会吃掉青海蒙古,至少是可以严重地削弱它,然后控制起它来,这个时候,谁在遵守条约谁他妈就是天字第一号大傻子。
更何况,这次是青海王妃忽兰的弟弟阿拉腾亲自来这里向寡人请求的援兵,不是寡人主动攻打的他,不能算寡人背约弃盟。
此时,会宁侯张温也站了出来,向朱桂抱了一拳,道:“启禀殿下,臣以为景川侯说得有道理。这次青海事变,可以说是上天赐给咱们肃藩的一次礼物,有道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咱们要是白白的放弃了这个机会,怕是老天爷都不会答应。”
能够开疆拓土是每个君王的梦想,肃藩的文武大臣们也都知道朱桂一直有这个雄心,知道他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所以便纷纷附和道:“臣附议,请殿下早日发兵,以扫平群丑,彰显王威。”
这时候,曹国公李景隆的表情却是阴沉不定,他在京师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的好日子,只可惜,虽然经过他的多方活动,希望老朱能把他留在京师,不再把他派到河西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但是,朱元璋最终还是以肃王年幼,需要勋贵辅佐为由拒绝了他,还是把他发配到了河西。
最起码,李景隆认为这是一种发配。
李景隆心里自然是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满,但是他能怎么样呢?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违抗老朱的命令,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前来河西上任。
只是心中对这个河西之地还是充满了怨毒的,甚至比上次来的时候怨毒更深。
好在,李景隆也不是傻子,他在来河西之前,特意为自己的前途做好了功课,铺好了道路。
他所做的事情就是联络上了新任的储君朱允炆,由于在朱允炆被立为储君之前,李景隆就写信表示过关心,所以朱允炆再被立为储君之后,自然对李景隆格外器重,将他视为从龙之臣,潜邸之臣,妥妥的自己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