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忙,心里过意不去,这会儿听她一说来了兴致。
“我们得先做鞋底,做鞋底得先打袼背,用浆糊一层一层粘起来,再晒干或烘干成布板,然后切底,包边,粘合,八九层布板粘合在一起,用麻绳把粘合后的鞋底沿四边缝上,然后就是纳底子。”
殷清瑶下乡扶贫的时候,见过农村的老妇人没事的时候,就一人拿着一个鞋底凑在一块儿纳鞋底。因为她经常下乡,每次到村子里的时候,村口的妇人都在纳鞋底。当时她还在疑惑,怎么还天天纳不完了……
现在想想,一大家子人,每人每年几双鞋,家里有小孩子的过几个月,过半年脚就长了,农村人天天干活,偶尔有一两天不下地,或者是下雨下雪的时候,趁休息就得赶紧把活干了。
印象中她奶也经常纳鞋底,不过不是给他们五房做鞋,而是给她六叔七叔还有她小姑做,有时候也会给二房、三房在学堂读书的几个堂哥做。
她从小到大没穿过她奶做的鞋,都是她娘趁空闲的时候给她做的。
想想过去,是真苦啊……
“纳完鞋底还没完呢,还得槌底呢,还得做鞋面。不耽误功夫的话,一双鞋做下来得十天半个月。”
“那我们就一天做一点吧!”
说干就干,殷清瑶把家里的碎布条找出来,又找了做鞋的材料,熬了浆糊,先打袼背。有事情干的时候,一天过得也很快。
等晚上殷老五跟李柔娘从地里回来,两人已经做好晚饭,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完晚饭之后,殷清瑶把进城买肥料的事情跟殷老五说了,顺便说了想买点纸跟笔墨。
殷老五我没问她买这些东西干啥,反正进一趟县城,捎带手就买了。因为明天要半夜就得起来,吃完饭一家人就赶紧上床睡觉了。
睡到半夜三更,殷清瑶起床喂了马,就见她爹娘屋子里亮起了灯,殷老五穿好衣服,拿上钱,父女两个就朝着县城出发了。
他们家里只有一辆独轮车,去买肥料推着独轮车也不合适,到时候少不得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