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对比,设定系数,最后得出一个综合得分,最终确定了两条比较合适的道路。
一条,杜洛克猪为父本,太湖猪为母本,繁育出二元猪。
然后东江猪作为第二父本,繁育出三元猪。
这种猪,生长速度特别快,经过测试,可以稳定在天出栏。
瘦肉率高,接近百分之七十,比同等饲养条件下,外三元猪的瘦肉率高上百分之五以上。
两百斤的猪,按照百分之七十的出肉率,能出一百四十斤肉。
高百分之五,这就相当于多出了斤瘦肉,反应到猪贩手中,能卖更多的钱。
其次,在保证极高瘦肉率的同时,料肉比也不高,与外三元猪相比,不同的时期互有高低,总体保持相等。
最关键的,在这些前提下,这条路线繁育出来的猪,在肌肉纤维结构,还有游离脂肪酸的数据上,都优过外三元猪。
其中游离脂肪酸,更是达到百分之三,超过外三元猪百分之五十之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繁育线路。
就是不进行杂交繁育,直接自然繁育。
杂交繁育可以吸收不同品种的优点,但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经过多次杂交繁育之后,性状分离,再往下繁育,后代无法保持原代种的优良基因。
为什么只有三元猪,没有四元猪,五元猪。
就是因为三元往下,再杂交性状分离的厉害,经常出低劣的后代,成本上不划算。
如此一来,就需要源源不断的从国外进口种猪。
而陈方在实验后发现,东江猪自然繁育,也拥有不错的瘦肉率,游离脂肪酸,料肉比等等。
关键是肉质,是真的好。
陈方把东江猪去势,正常养殖到一年,再宰杀之后,发现东江猪长出了雪花纹。
就像高级的牛肉一样,猪肉也长出了雪花纹。
可惜自然模拟实验室不能提取出来,不然陈方一定要好好尝尝这肉到底有多么好吃。
这些研究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