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马邑失守,刘世让会将锅丢到谁的头上。
而接应败军,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一个典型……这个人选除了李高迁还能是谁呢?
虽然李善恨李高迁弃军而逃,导致大好局面毁于一旦,但还是盼着这货能生还雁门。
不过,李善也不觉得此次出兵接应会有太大的危险,毕竟马邑还没失守,突厥、苑君璋的主要注意力还是应该在高满政身上,追逐败兵来雁门的敌军数量不会太多……前去打探的斥候范十一的回报也证实了这一点。
当然了,这些李善都没有说出口……就在刚才,马周用一种恍然的口吻提到,就在中秋之前,马邑一战还没开打的时候,你李怀仁坚持认为左武卫大将军江夏郡公李高迁不是那种胆怯如鼠之人……现在好了,李高迁弃军而逃。
李善都痛恨自己这张嘴……所以咬紧牙关不肯说出口。
“真的只有两千余敌军?”马周揪住范十一低声询问。
范十一扬了扬手中的一个铁制的长筒,得意的说:“绝无差错,不会超过三千。”
李善偏头看了眼,在决定赴任代县之后,他就开始秘密找到匠人打制望远镜,但这方面他不太懂,试验了好久也就弄出来两个,一个给了斥候范十一,另一个刚才交给了阚棱。
想到这,李善的视线投向关外。
雁门关,东西两面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外可以用以战场的地方并不大,阚棱手持铁筒,饶有兴致的细细打量远处,就连骑兵脸上的惊恐神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真是神器!”阚棱啧啧两声,小心翼翼的放回怀中,挥手让几个亲卫出阵喊话。
“绕行入关,冲阵者,不论敌我,立毙阵前!”
“绕行入关,冲阵者,不论敌我,立毙阵前!”
接应败军,最关键的就是不能让溃军冲乱阵脚,一旦混乱,敌军乘势进击,几乎没有还手的余地。
突厥人也很清楚这一点,郁射设高声呵斥,命部下加速,将李高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