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官居尚书令,但实际上并不掌权,所以李渊才会使封伦位列宰辅,以示对秦王的态度。
“臣李善拜见陛下。”
“怀仁来了。”李渊缓缓转身,勉强笑道:“听闻是去寻二郎了?”
李善看见李渊脸上的沟壑纵横,觉得对方这几日像是老了十岁一般,嘴里答道:“伯父指令,侄儿不敢违背。”
“呵呵,坐吧。”李渊坐回榻上,随口问:“都聊了些什么?”
“聊了代州总管府。”李善咧咧嘴,“代国公李药师真的转任延州道行军总管?”
“嗯,门下已然用印,信使今日启程。”
“难怪呢。”李善嘿嘿一笑,“只怕李药师心中不忿,说不定都要骂突厥无胆呢。”
“你倒是促狭。”李渊也知道李靖有建功立业的强烈**,“他日药师尚有大用,对了,二郎提及何人堪继任代州总管?”
“杜如晦举荐曹国公李世绩或者代州别驾张公瑾。”李善应道:“不过秦王殿下略有犹豫,提及代州长史黎城县公秦武通。”
顿了顿,李善咂咂嘴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做戏……”
李渊哑然一笑,李世绩、张公瑾都是二郎的心腹,但秦武通却不是。
“以怀仁观之,秦武通可有此能?”
“黎城县公稳重老道,守御代州不难,若是突厥侵袭马邑,有张公瑾、薛万钧、刘世让等将,理应无虞。”李善公正的评价道:“只是他日欲出塞远伐草原,非其所长。”
顿了顿,李善补充道:“其实今日臣也坦然直言,虽然深恨代国公,但他日领代州军出塞远伐,李药师当时第一人选,殿下也赞同。”
李渊沉吟片刻后叹道:“二郎类朕,颇有情义。”
李善没吭声,但也听得懂这句话的意思,李渊对亲近的臣子的态度算不上刻薄寡恩,而李世民对麾下将领更是关怀备至,如果他日要大用李靖的话,那就不能用李世绩或者张公瑾出任代州总管,以免君臣起隙。
“还聊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