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三百五十二章 献帝东移(十一)

第三百五十二章 献帝东移(十一)(1 / 6)

献帝的使者抵达之后,无论是匈奴人还是白波黄巾都给予了热烈的响应。

前者很好理解,就像之前说过的一样,贼寇一般的黄巾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对象,至少不值得人为了太平道虚无缥缈的目的而付出一切。

尤其是这些年来黄巾每况愈下,除了并州的黑山贼,还有白波贼之外,偌大的神州甚至再也找不出第三个规模较大的黄巾群体来。

就算是有,也不过是刘辟之流罢了,根本不成气候。

这种情况之下,那些头脑简单的家伙也就算了,稍微有些远见卓识的人,如何能不开始思考退路?毕竟可没有人愿意一条路走到黑。

这一点上,杨奉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原本出身白波黄巾的他,不就是因为投奔了那时还是西凉军一员的李傕,最后加官进爵,地位比之寻常诸侯也不逊色许多。

再者杨奉就算是离开的时间长了一些,有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白波黄巾的出身。

说实话,也就只有乱世,像杨奉这样贼寇出身的人才有出头之日,不然就算原来的势力如何大,接受招安之后也不复原来的逍遥自在。就如清末的大海盗张宝仔一样,张保仔原名保,别名宝,乃是清嘉庆年间大海盗。15岁那年,张随父出海捕鱼,被海盗红旗帮郑一掳去,从此上了贼船。郑一赏识他其手脚灵活,嘴巴乖巧,令跟随左右,呼做保仔。不久,收为义子,升为头目。嘉庆十二年(1807年)十月十七日,郑一在一场台风中被吹落海溺死。妻子石氏,人称郑一嫂,便成为红旗帮的首领。寡妇石氏与张保母子相称,而又经常独处一屋,日久勾搭一起,结成姘头,久之红旗帮变张保仔为头领。

成了头领之后,张宝仔每遇形势不利,部属思想动摇,或决断重大事情的时候,张保仔往往借助迷信手法,先把自己的主张告诉道士,然后在“神楼船”召开大小头目会议,经过一番议论之后,由道士形式地进行求神问卜,最后将张保仔的意见当作神的意旨,使部属深信不疑,言听计从。由于行动

最新小说: 陛下投降吧,六皇子大军压城了! 红楼:夜天子 荒年卖女儿?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水乡风云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