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华佗给改变了,恐怕也就只有这一抹并不是很有特色的胡须了。
不过到也不奇怪,这个世上又有几个人是靠着胡须来辨别人的?
再加上李儒这胡须平平无奇,不像关羽一样,到也不至于特意的弄一下子,也就跟着保留了下来。
“不知道孙将军可否劝说这臧霸一番,主公雄才伟略,有招纳四海贤士的雄心,比那陶恭祖强出不止百倍,若是那臧霸投到主公帐下,也是一桩好事,岂不是比在那陶恭祖麾下任职强出百倍?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岂不是正是应了这个道理?”
却是动了让孙观去劝说臧霸的心思,虽说并不清楚那个臧霸究竟有多少本事,但是看他能焚毁运粮的粮车,应该也不会是一个无能之人,这样的人要是投入到严绍的帐下,不说能发挥出多少的作用来,至少可以减少不少的麻烦。
再者有这么一支兵马在附近徘徊,也不是一个可以让人放心的事情…
“这…”孙观闻言,有些为难。
作为早年的旧识,孙观对臧霸的性格还是比较了解的,很清楚他并不是那种可以轻易说动的人。
“宣高性情坚毅,恐非言辞能说动的…”
而且以孙观对臧霸的了解,既然他现在就在琅邪,那接下来青州军的战略恐怕要有一些麻烦了。就算臧霸跟他麾下的泰山贼实力不如严绍的青州军,可是臧霸本身也不是一个无谋之人,更不可能会用自己处于劣势的兵力去跟占据优势的青州军较量。
必定会避实击虚,这也是兵法上所提倡的。
应该说兵贵神速、避实击虚这两句话,严绍用的是前面的那句,臧霸用的却是后面的那句。
对严绍来说,在占有优势兵力的情况下,自然是越早击溃对手越好。而对臧霸来讲,自身的兵力并不占据优势,如此一来唯一的办法就只有避开对手兵力占据优势的地方,去寻找薄弱点。
考虑到严绍的几万兵马现在差不多都在莒城呢,真的要这么冲过去,岂不是在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