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也不能把他们全都饿死了。
如今许多百姓投奔来北海,严绍又怎么可能让他们继续在火坑里煎熬?
只是就这么白白养活?那也是不可能的。北海虽然富饶,可地主家也没有余量,几万张最摆在那里,就算严绍再能耐也养不活。
最后己经思索,总算是想出了一个安置百姓的办法,那就是屯田。
历史上屯田其实早已有之,秦代以前,每次战争持续的时间都不长,所以也就无需建立粮食生产后勤基地。秦始皇与匈奴交战的时候,最先遇到这个问题。‘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此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徒适戍以充之。’这可以说是屯田的前身。
严绍将逃到北海身无分文的百姓,以50人为一屯,迁到那些无主或者是荒芜的土地上,让其耕种,并且提供了一定的粮食、种子乃至耕牛甚至是马匹——————北海的耕牛并不多,到是马有许多。
先前鬲城之战,缴获了许多战马。其中一些因为受了伤,固然还算是能跑能跳,却是再也没法上战场去了。这些本来是严绍打算留着配种的,如今到是有了用处。
至于分成,如今北海还算富裕,何况严绍也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立下的志向,因此只是弄了个4:6分出来,官四民六。
如此厚道的举措,自然是让百姓人人夸赞,到了最后,甚至就连许多北海当地的百姓,也忍不住动了心思。
可是这般利民的举措,却是大大的得罪了世家…
那世家本来就是靠着剥削百姓,来让自己享受奢靡的生活,各地百姓逃到北海来,正是他们好好捞一票的时候,这个时候严绍插了一手,岂能不让他们恼火?再加上又有许多替他们耕地的佃户,也想着到官家的田地去耕种,这已经是大大的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他们也曾派人去找严绍商量,希望他能把这屯田给取消了,不想严绍却断然拒绝。
“不如让给他们些好处,这样他们应该就会安分些了…”孙观也有些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