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七十七章 有恩必报

第七十七章 有恩必报(1 / 4)

说严绍是鬲城之战最大的赢家绝不为过,不仅是因为在声望跟影响上彻底压倒了那个成天巫祝不离身的焦和,也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在其中。

比如说,乌桓人的战马…

严绍并不是真的打算对乌桓人斩尽杀绝,在局势有利的情况下,他甚至考虑过要不要降伏一部分的乌桓骑兵,让其归为己用。

毕竟历史上就连曹操本人也曾经收纳了许多乌桓人,使得曹操的实力大增。

但是乌桓人的身份过于敏感,何况青州不比幽州。幽州局势混乱,多有胡人南下侵掳,条件比较宽裕,青州却不一样。要是严绍自己收纳了许多乌桓骑兵,怕是就要被人怀疑要造反了。

不过真正让他下了杀心的,却是那些被乌桓人抢走的百姓的遭遇。

游牧民族的残忍,在历史上早已写下了一笔又一笔,五胡乱华,清兵屠城,类似的事情举不胜举…

还有那著名的两脚羊…

(两脚羊并不是指羊,是在血腥的场面中,被当作食物吃的人,在古代的多处有记载。尤其是在战乱的古代,民不聊生,难以为计,人们只得将人烹之,食之。宋庄绰《鸡肋编》卷中:“老瘦男子廋词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为‘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这时大汉王朝的威严还未彻底动摇,乌桓人还不至于敢做出这样的事来。即便如此,那些被掳获的百姓也是被百般凌辱。

看着那些百姓的遭遇,不说严绍,太史慈跟管亥等人也是怒气勃发,自然不可能会绕过那些乌桓人。

最后更是用那几千乌桓人的人头,在青冀边界弄了一座大大的京观,用来警示乌桓人。

乌桓人虽然被斩尽杀绝,可是他们带来的财物却都归严绍所有。自然,严绍也没有忘记分出一部分来,给其他几个郡的将领——————毕竟自古以来,许多祸事都是源自于分赃不均,就算严绍内心并不怎么瞧得起那些人,至少也不会再言语上欺辱对方。

不过在

最新小说: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水乡风云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红楼:夜天子 陛下投降吧,六皇子大军压城了! 荒年卖女儿?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