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书房。
“大王,楚人不断往西线增兵,已达十万兵员,我大秦是否也要随之增加兵力?”吕不韦问。
“当然,气势不能弱了,否则楚人很可能真的扑上来。”赵淮中说。
吕不韦笑了笑:“此次和楚人在西线陈兵对垒,决胜却在是北线,和匈奴之争才是关键。
我军若是和匈奴,和魏人交锋,局面不利,楚必会随之,从西南向对我大秦用兵。
反之,则楚便不会轻易开战。”
赵淮中:“吕相看得很准,李园和楚王掌楚人权柄不久,他们既希望能压我秦人一头,又不希望真的交锋。
楚国宗室勋贵的势力交错,内部复杂,若与我大秦开战,胜了固然一切都好,一旦败了,对李园,楚王两人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若非不得已,楚不会率先动兵。
他们最好的打算,是驱策西南百族为先锋,来抗衡我秦军。
若西南各族不能为其所用,则楚人增兵只是为了保持压力,而后通过谈判来解决西南问题。”
吕不韦道:“匈奴,魏双双来犯,吾该如何应对?”
“我中土各国纷争不止,还不到远征彻底清剿匈奴的时候,但必须要将匈奴打疼了,才能缓出手来,便于来年全力攻魏。”
赵淮中从容道:“至于魏人,寡人已做好安排,设伏以诱敌…同样是为来年做准备。”
“如何诱敌?”
吕不韦追问了一句,赵淮中却是微微摇头,没再搭理他。
————
此后数日,西线,秦楚大军对垒,气氛肃杀,但一直没有真正交锋。
秦楚两方的关注点,其实都在东、北两线。
秦之东线,蒙骜统帅的一支秦军,已经出击,和魏人起兵来犯的队伍接战。
经过长达一年的操练,魏人兵锋确有显著增长。
两方接战数日,以往总能压着魏人的蒙骜,此番居然没占到多大便宜。
秦魏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