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盛世中华 > 四百五十四章 大阅兵

四百五十四章 大阅兵(1 / 5)

?

------------

四百五十四章 大阅兵

阅兵,中国自古有之。《通典》记载:“尧舜之时,五礼咸备。”这就说明仪仗礼仪早在四五千年前的中国就已见雏形。

《春秋.桓公六年》中有这样一则记载:秋八月,壬午,大阅。解释《春秋》的《谷梁传.桓公六年》中阐释道:大阅者何?阅兵车也。

统治者定期阅兵,其用意除了检查军队兵员素质和战备状态外,更是为了向百姓们炫耀威风,威慑人心。另外,战前或战斗间隙进行的阅兵,叫做“观兵”或是“观师”。由此中国历史上就有了“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

魏文帝曹丕的《广陵观兵》中所描写的阅兵场景浩大雄浑,蔚然壮观,令人心神惊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而众所周知的长城嘉峪关,就是古战场里一个能容纳几十万兵马的阅兵场,大校场至今完好无损。

“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曹丕的这一句话是真正说明了阅兵的根本目的。这就是展现国防实力、彰显军队风貌、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豪情的“国之大事”。

西方很早时候也就有了阅兵的文字记载。西历18世纪时候,西欧的一些国家阅兵式盛行于军队。尤其是眼下的拿破仑战争期间,将帅检阅部队更是如同家常便饭。

梁纲在前世,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势,雄壮之势,看的他也是热血沸腾,豪情满胸。

此次中华首次大阅兵,虽蕴含目的众多,但梁纲看重的还是那激昂人心之力。

阅兵之前,全国三十个整编师除十七师远在南洋没办法之外,余下二十九部各精选出精锐官兵四百名,以及中级正副指挥官两员。

一个月内赶制北京,然后大约还有两个来月的训练时间。

禁卫师作为中华军的第一主力部队,自然要派出一个方阵,而且还是鸦片在阅兵之中

最新小说: 被赶往封地就藩,陛下何故谋反?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红楼:夜天子 大宋文豪 弃女当家,富贵让极品羡慕不来 嫡子世无双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边军悍卒 说你私生子命贱,你带七个老婆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