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起来。
比如闲置了快有四年之久的卫瓘,在失去河东安邑老家的资助之后,终于挺不过去了。
当个书法家、文学家确实名望高,名气大,但又有什么用?名望高的人饿死的也不少,卫瓘现在和弟弟卫寔已经分支,他要是再不奋起,那卫氏的主支也要落到卫寔那一支那里。
贾充和卫瓘在成都时共过事,算是老朋友,又一起在锦宫喝过酒,对卫瓘在平定钟会自立之乱时的表现,贾充很是肯定。
朝堂的争斗,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至于一代妒后贾南风,则还需要等司马炎死了之后,司马衷即位,才有惑乱朝纲的机会。
荀勖、贾充、杨骏等人渐渐得势。
张华、裴秀等人因为屡屡犯谏,也逐渐的为司马炎疏远。
更多的如司徒魏舒、光禄大夫鲁芝、博士谢衡等官员,属于朝中的中立派,他们是典型的墙头草,不管谁掌权,都是弃权默不作声一类。
晋国朝中的变化,且不去细说。
单提桓楷回转邓县,与徐胤、徐霸兄弟一商量,遂决定用虚实相间、真真假假的做法,伪造羊祜通汉的证据。
曹昙此时不在邓县,在羊祜的严令下,曹昙不得不在张统、许综的保护下,秘行前往豫州,在豫州的陈留一带,曹昙已经在陈留王曹奂的封邑,建立起了复魏豫州分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曹昙不是穿越众,也不会知道后世的这句名言。
但他的做法却和当年张角黄巾起义之前如出一辙,张角在各地以治病之名,建立分坛,任命渠帅,然后等时机一到,群起响应。
在襄阳举事的大方向定下后,各地的呼应至关重要,曹昙要抓紧时间,把豫州、兖州、淮南,甚至京兆一带的分部力量整合起来,唯有如此,魏国的复兴才能成功。
十月间。
一封来自荆州的暗间奏疏,被送到洛阳司马炎的面前。
晋国荆州刺史杨肇与汉国谷城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