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念到名字的学生,请集中到我这。”
“谢士元,曲日光,王练,司徒静月,卢燕,曹时!”
不光谢士元纳闷,曹时也纳闷,就连在场的很多人都纳闷。因为这几个人的名次并不全是前列的,司徒静月和卢燕是女孩,而曹时却是总成绩排名靠后的。这几个人怎么聚在一起?
带着疑问,曹时来到了这名老师的身边。
“好,人齐了,我再念一遍名字,没有错的话,就跟我去进行灵气测试。待会再进行下一批的测试。”
听完这段话,众人才明白,哦,原来是进行灵气测试。但是稍微有人留心的便注意到一个共同点。
“你们注意到没有,这几个人都是数科甲等的。”
“诶,还真别说,果然,这六个人全是数科甲等!”
“我靠,你们注意到没,这次考试数科只有曹时得了甲等上。”
“我看看,嘶,唯一的一个。”
“这......”
曹时跟随着前面的老师来到了一个十分宽广的场地,竟然是太学宫演武场,中间宽大的比武台上放着一个石碑。
“这是灵气测试碑,不单可以测试你们的灵气层次,还可以测试出你们对空中灵气的亲和度,也就是普通人口中说的感应能力。测试就从谢士元开始吧,请运转你们的心法一个循环。”老师做到一边的椅子上,桌上还放着一沓白纸和笔墨。
谢士元点点头,走到灵气测试碑,伸出右手印在石碑上,运行着谢家心法。
谢家有他自己的启蒙教育,因此谢家有自己的基础心法,而底蕴不够的家族或者寒门士子则只能去官学启蒙,学习《论语》。大汉帝国的各种启蒙教育和基础心法从根本上是差不多的,主要是开发孩子的潜力。只有突破文海,形成文阁,才算是修习的开始。这个时候才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心法。因为形成文阁前,人类的灵气还处于观察期,如果培养不得当,很有可能错失最佳的修习方向。没有系统,全面而专业的修习圣地,要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