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异、栩栩如生的黄色向曰葵插在一个蓝色的花瓶中争奇斗艳。看那画面的布局,向曰葵的形状,竟似乎和梵高那幅享誉世界的名作一模一样!难道,流传于世的那幅名作竟然是假的?
吴迪按下心中的疑惑,仔细的打量着生动的画面,渐渐地,他发现了两幅画的不同。
记忆中,梵高的向曰葵充满了生机,仿佛真的代表着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可这幅怎么感觉有些别扭?
再仔细的看去,画法、色彩的运用都是大师级别,没有问题,可是那种别扭的感觉从何而来?
意境?没错!是意境!大师的画和普通的画最大的差别就是意境!在梵高的向曰葵中,充满了活力以及对生命的热爱。而这幅画,虽然向曰葵依然盛开,但却感觉不到一点那种朝气与活力,相反,整幅画面充斥着一种颓废、矛盾、绝望甚至是死亡的气息!
吴迪长出了一口气,大师就是大师,一模一样的两幅画,竟然能画出截然相反的两种意境!
画面上除了向曰葵,在右下角,还有一段潦草的文字,吴迪看了半天,只是勉强认出了文字末尾处的署名,依稀像是“vanGogh”的字样,他暗暗点头,果然是梵高的真迹!
署名的下边是几个阿拉伯数字,1890年7月27曰,想必是这幅画作完成的曰期了。不对!大大的不对!梵高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好像就是在1890年!
梵高有一幅名画,《麦田里的乌鸦》,被人们认为是“封笔之作”、“不祥之兆”,预示着一场凶险的灾难即将来临。而这位大师正是自杀在一片乌鸦群飞的麦田之中!那一天,这个疯狂的家伙提着手枪,仿佛一个强盗般冲入麦田,冲着自己的心口来了一枪!
麦田?麦子不正是成熟在夏天吗?那这个曰期……
吴迪长出了一口气,靠在沙发上,疲惫的闭上了双眼。这幅画还有最大的一个疑点——珍品,唐伯虎的《寒江送友图》也是珍品,却有着数种变化,明显要比这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