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钱,许强占了孟佗这么一个大便宜,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酒铺内还有几桌人在喝酒,某桌有几个黄名郎官装束的青年,其中一个姓闻人,难道是太仆闻人袭的儿子?许强赶紧跑过去问候,吃好喝好没?不过人家都不理他。
许强还想试着送他们点东西啥的,不过随即清醒,赶紧调整心态:“这里可是洛阳!黄名满地走啊,要是每见一个就上去搞关系,那是不是要搞到明年去了?”
还是先做任务吧,许强出门向城东走去。
想从城西走到城东,却是一段不短的距离,因为皇家的南宫北宫就在城的中间,必须绕一圈,如此,等来到城东的大臣府邸区,已经是黄昏了。
虽然路上到处都是黄名绿名,甚至蓝名到处晃,但许强还是一眼看到了个熟人:尹端。
“尹司马……哦不对,应该是尹郎中了,何事愁眉深锁?”许强走过去关心了一下。
尹端看到许强也是一愣,大概没想到以他的身份也能到这个富人区来吧,随即尹端长叹一声:“郎中?其实我和董仲颍回来后,都加封了五官中郎……哎,不过这有什么用?凭我的人脉,也只能到这一步了,如果不能攀上一棵大树,估计一辈子都只能守在这个位子上了。”
东汉的郎官制度,就是将一些优秀的人才选拔为各种郎官,郎由“廊”转化过来,郎官们身兼卫士与候补官员两个功能,朝会时在大殿外的走廊站岗旁听,遇到自己擅长的议题,随时可以进去言,如果上面的人满意,这位郎官就能一飞冲天,转正。
当然,转正的机会很多,有可能就因为哪天站岗的造型很帅,皇帝看上你就让你去当一县之长了。事实上郎官是东汉地方官的主要来源之一,未来之星,如果让洛阳现在所有的郎官聚在一起,蓝名绝对过十人。
不过郎官也分级别,某一级郎官只能转相应等级的职务,董卓和尹端之前是羽林郎,如果转正只能是县尉县丞一级,到三辅平羌立下大功后,升为郎中,已经可以出任县长了。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