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家中龆年以上男子全部入学。尽管这样,还是人才颇为凋零,起码近五年可用适龄官家人才不足百余人。
郦太傅正愁得在家里团团转,这天子之命不可违,但是一夜之间要将这些胡子都没长出来的高官子弟培养成国之栋梁还真不是件简单事。欣言闻之,便去求见了父亲。
“爹爹,皇上只是要您为国选拔栋梁,并没有说一定要官家子弟,若将眼光放长远一些,选拔一些民间能者,在民间亦兴办书院,坊间能人异士人才辈出,定有愿为国效力奉献智慧者无数,更甚者必能位极人臣。”
南夏多年来民间虽亦有些私塾,但是正八品及以上官员从来都是来自官家子弟,从未有平民能够担任正八品以上要职。欣言此番提议无疑是有可能动摇南夏的世袭根基。
郦太傅听后大为惊讶,不知道自己女儿小小的脑袋里竟装了这样的主意,但是此刻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从眼前来说救急复命,从长远来说,开启民间选拔人才的先河,极大地有利于调动百姓读书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力的提升和富强。
于是,在欣言的协助之下,由太傅府牵头,翰林院主持,开办了第一家民办书院,秀才以上人人皆有机会入读,欣言又提议设立奖学金制度,用以奖励优异学子。皇榜告示既出,民间学仕一片欢呼沸腾,学子的春天终于来到了。
书院开办在即,各报名点已是人头攒动,在经历新皇登基后的种种事故之后,登城街头难得如此热闹欢欣,其他各地的读书人也纷纷赶来,希望能有机会入读。
“爹爹,我也要去,整天闷在家里太无聊啦!师傅也不在,大哥也不在,我快憋死啦!”欣言抱着太傅的胳膊使劲摇晃。
“胡闹!自古书院乃清净圣贤之地,岂容女子随意进出。”太傅吹了吹胡子。
“爹爹~~”
“绝对不行!”
“那让我给书院起个名字总行吧,还是我想的点子呢!”
“这个可以。”
“就叫基友书院吧!有朋自远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