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李严万万没想到,此番曹军突袭长安,皇帝竟然完全不考虑光禄勋、后将军在此,直接让诸葛亮领兵出征!
这是什么道理?这是什么荒唐安排?
过去两日里,李严辗转反侧,吃不好,睡不着,有时候担心前线的战局,有时候却又控制不住倍感失落,乃至愤恨的情绪。
诸葛亮身为丞相,统领天下政务,凭着皇帝的信任,简直将丞相府、尚书台经营得水泼不进。那也是理所当然,毕竟皇帝亲口说过,“如鱼得水”嘛,只要皇帝在一日,天下间没人能触碰诸葛亮的权柄。
可我李严也是堂堂而光禄勋、后将军!此时此刻的长安城里,谁比我更有资格领兵作战?这分明是我李正方的权柄所在,诸葛亮哪怕身为丞相,也不该随意触碰!
可皇帝竟然如此……
他对诸葛亮的信任就到了这种程度?
皇帝竟然觉得,诸葛亮拥有执掌天下政务的权限还不够,还要让他插手军务,拥有领兵上阵的资历?皇帝竟然相信,一个绝少涉及军务的书生,能够以寡击众,打败曹军的数万精锐铁骑?我李严都没这个信心!
这是何等昏聩!
皇帝年迈,开始糊涂了!
直到岁首当日的宴会上,李严满脑子盘旋的,都是这些。他甚至还仔仔细细地想过,万一前线军事失利,自己须得如何纠合长安城中的守军,或者死守,或者弃长安而走,在这个过程中,又要怎样才能建立自己在中枢的权威。
或许因为这些事占用了太多精力,他连着两日都有些恍惚。
不过,神情恍惚、满心忧虑的朝臣不止李严一个。
这会儿已是深夜时分,酒宴快要接近尾声。负责百戏的俳优们很努力,将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少见的表演一一呈上,样样都变化莫测,惊险刺激。而群臣们大都静默,皇帝虽然面带微笑,其强撑精神的姿态,也瞒不过人。
预估敌情,今日便是丞相与敌接战的时候了,究竟战况如何?能不能胜?又或者,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