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玄幻奇幻 > 道士下山 > 第52章 后记:兵书医书

第52章 后记:兵书医书(1 / 2)

我这代人的生活,没有读兵书医书这档事了。有,个别。

对爷爷一辈人,一八九○年至一九一○年出生的一代人,则是年少开始的普遍爱好。

受周汝昌影响,批注《红楼梦》的脂砚斋是位女性,成了大众共识;但也有质疑声,因为批注里写脂砚斋平时爱好读兵书,应是男性,推断为曹雪芹的伯伯。

古时读兵书,并非军人专利,兵书如《飞碟探索》等科幻杂志一样,异类知识,女人也有阅读乐趣。古时女人是读书的,只是不参加科举。

一九四九年解放军进城,自办文化补习班,让市民教军干部识字,去了许多老太太。她们在市场买东西看不懂告示牌,去教解放军,怎么就突然会了?不是突然会了,是想起来了。

女人不在朝廷当官,在家里当官,新郎新娘的礼服,模拟的是官服。传统家庭,是长孙媳妇掌财政,老太太做终极裁判人,不识字是不行的。

女孩识字的方式,是一家富户请了私塾老师,左邻右舍的女孩都来学。请私塾先生是做公益,掏钱的人家不吃独食。

女孩自小读书,为掌权做预备。什么时候掌权,就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家境不好,一辈子无权可掌,柴米油盐地操劳,便视读书看报是男人的乐趣,与己无关。

我姥爷李捷轩过世后,姥姥开始看姥爷的书,看了一年,过世。全家震惊,都以为姥姥是目不识丁的人,谁都没有她读书看报的记忆。

她是不为家操心了,想起来了。

传统社会对我们这代人是个谜。我们不按祖辈人的方式生活,所以不了解这方式的功能,每每被吓一跳。以后,不会被吓着了,因为祖辈人逝去得差不多了,我们将完全地按照我们的生活方式解释古人,五千年文明是三十年经济搞活的缩影。

再说医书,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医书还是学子们的第一课外书,会了字,首先便读到医书。十岁孩子读《内经》、《伤寒论》是普遍的,中年后仕途不如意,便想起了这童子功,开医馆谋生。

最新小说: 剑临诡秘 灵气复苏:我在图书馆修长生 高武觉醒只有我在修仙 盘点十大善人,大爱仙尊竟排榜首 凡人:踏血问道,一念吞天噬 天启游戏档案 鸿蒙造化诀 神碑武祖 咱家世代造反,你小子却参军杀敌成神 重生:用有限的生命换无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