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两大王府进入京城的时间越来越近,朝廷之中的这锅乱粥,已经被煮得快要糊了。
以丞相姚平波和兵部尚书史毕恭为首“削藩派”,以礼部尚书方孝孺,吏部尚书李廷忠,刑部尚书李芳明三人为首的反对削藩一派,已经几乎要在朝廷上干起架来。
当然,这中间还有都察院的一正一副两位都御使大人,也是揪住丞相大人的小辫子不放。
姚平波虽然是北都燕王之人,在自身节操上,倒还是可以,能潜伏朝廷这么多年,不是意志坚定无比,举止行为极为小心之人,是做不到这点的。
所以都察院的两位都御使,虽然狠狠地咬着姚平波不放,却也无法让姚平波大伤元气。
这么一来,他们年轻的皇帝陛下,却是开始在那边“摇摆不定”了。
确实,丞相大人用来反对和两大王府谈判的理由,是有根有据,极为充分,而方孝孺大人提出的区别对待各大藩王的说法,看起来也是诱人之极,这就让朱允炆一时之间,极难“做出选择”。
所以,直到两大王府距离京城只有一天路程的时候,朱允炆终于极为勉强地拍板决定,还是先和两大王府谈谈看吧,一切事情,等谈过再说。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谈的,两大王府只有一个主张,不废除藩王府,保留藩王的权力,这是两大王府的底线,朝廷答应了这点。就等于重新获得了两大藩王府的忠诚。
而这一点,朝廷若是答应了,则是对“削藩派”的最致命的打击,承认了这点,就是等于否定了“削藩令”。
不过也可以看得出来,随着最近朝廷之中的争斗越来越激烈,原本慢慢倾斜于“削藩派”的中立一派。开始慢慢地嗅出一些异常的气息,并开始朝着方孝孺大人一派靠拢。
于是,朝廷的局势变得更微妙了。
至少。现在已经不是如当初一般,由“削藩派”占据了主导,而是变得双方各有强大的支持。
这就是朱允炆和方孝孺想要的结果。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