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陶商,陈家支持陶应,但是自从上次北海兵败之后,糜芳遭擒,下落不明,生死不知。糜竺素与曹豹交好,自然也听说了此战是由于陶商的刚愎自用,不听曹豹与糜芳二人劝阻,加之胆小怕死,这才造成了城阳兵败和糜芳的失踪。
是以,糜竺便将所有的责任都怪到了陶商的头上,虽然不能明着对陶商怎么着,但是糜家对陶商的支持就不再像以前那么热心了,用四个字来形容,便是“若即若离”,而陶应的这句话真好击中了陶商的软肋。果然,陶应的话音刚落,糜竺的脸色便立即阴了下去。
另外,陶应早就一直想将糜家拉拢过来,一是因为糜家乃是徐州首富,家族势力庞大,生意遍布徐、青、兖、扬等州,得到了糜家的支持就等于有了强大的金钱后盾,现在陶商和糜家出现了裂痕,正是陶应拉拢糜家的机会,二是因为糜家有一女,也就是糜竺的小妹,芳名糜环,年方十四,貌似天仙,陶应早就对其垂涎三尺,曾多次登门提亲,只是糜竺知道陶应的德性,每次都是婉转拒绝。
因为糜家在徐州势力甚是庞大,加上财力雄厚,加之糜芳在军中也颇有威信,连陶谦平素都要对糜竺兄弟客气三分,陶应虽然多次遭到拒绝,却也不敢把糜家怎么样。陶商兵败青州之后,陶应更是听从了陈登的意见,刻意拉拢糜家,是以此时的形势对陶商甚是不利。
虽然仍然遭到糜竺的拒绝,陶应依然不死心,还是时不时到糜家去纠缠,糜家对陶谦的这个二公子实在是头疼之极,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糜竺也没什么办法,若是他在家还好,大不了随便陪着陶应聊几句,将之打发走,有一次糜竺不在家,陶应竟然置闯到后院,吓得糜环花容失色,仓惶逃进自己的闺房,将门窗紧紧关死。不过,糜竺也不能因此总闷在府中,后来,糜竺便多弄了几个门官,在陶应上门的时候,其中一人暗中通知糜环,让其赶紧躲入密室。
自上次兵败北海之后,糜芳遭敌所擒,下落不明,糜竺表面上虽然对陶商没什么两样,但是却是始终若即若离,再不像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