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是便笑道:“诸公勿惊,前司空张温结连袁术,欲图谋害本太师,两人往来的书信,被吾儿奉先无意截获,本太师使人严刑拷打,奈何张温老匹夫骨头甚硬,竟然支字不吐,本太师只能将他杀掉。汝等既然不是张温匹夫之同党,自是不必惊畏,来来来,诸公请开怀畅饮。”
接下来,气氛就大大不同了,百官既然心中害怕,自是不敢放开饮酒,以恐失态,获罪于董卓。董卓见状,也没有了兴趣,便令众官散去。
王允回到府中,心神更加不宁,见到夫人孟氏,便将此事告知,两人俱怕。此次董卓虽然没有从张温口中得到其同党的消息,却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继续明察暗访的。王允虽有忠汉诛董之心,经过此事之后,也不敢再轻举妄动。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经过此事之后,也是吓得一月之内不敢再踏入王允府中半步。
其实,这也就是古时文人的通病,一旦真正被捕入狱,虽经严刑拷打,却大多都能够做到宁死不招,绝对不会出卖朋友,免得落下一身骂名,甚至是青史留污,这也就是所说的气节。但是,在没出事的时候,一有风吹草动,就开始疑心生暗鬼,不敢举动。
自张温之事以后,反董的焰火并没有因为张温之死而熄灭,反倒是越来越旺盛,不久后,便有越骑校尉汝南伍孚忿恨董卓凶毒,欲刺杀董卓,此人倒也聪明,并没有与朝中任何大臣勾结,自个儿动手。伍孚是在朝服内暗藏了佩刀到郿坞去见董卓,名为回报事情,神情举止甚为恭敬,董卓也不疑有他。伍孚说完之后便向董卓告辞,董卓起身相送,用手搭住伍孚之背,自是故作亲密状,伍孚早就知道董卓会有这样一个动作,便趁机拔刀刺向董卓,或许是心中有些紧张之故,这一刀竟然失了准头。
既然一刀不中,那么第二刀自然就没有机会了,加之董卓力大,一把握住伍孚的手腕,使其无法再刺第二刀。董卓制住了伍孚,急忙呼喊左右甲士,同时对伍孚大怒道:“本太师待汝不薄,不想汝竟也打算背叛于吾。”
伍孚大声道:“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