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实话,这两战之后,公孙度对刘备可谓是怕到了几点,先是陈宫,接着是刘备,接着是一个刚刚十三岁的美少年郎周瑜,无论遇上谁,他公孙度都是惨败,最后竟然成了阶下囚。眼下,就算是刘备撤兵,公孙度依然还是辽东之王,他也绝对不敢再反了。
刘备呵呵笑道:“公瑾与两位令郎皆是才智群,只不过所专不同耳。公瑾之才长于领军打仗,统军管将,属帅才,孤有公瑾,扩疆列土,征伐天下,无往而不利也。然则,伯安之才在于统军,乃将才,而仲安则是长于内政。孤虽有公瑾,让伯安与仲安之才仍使得孤心动也,不知升济可愿让他们二人出仕乎?”
公孙度这才算明白刘备是什么意思,心中暗喜,刘备既然想让公孙康与公孙恭兄弟出仕为其效命,自然也就不会杀了他们的老子,急忙欠身道:“既然王爷能够看到他们,实乃他们兄弟之福气,度怎敢不允。只是,度担心此二子才学有限,会有负王爷之托。”
此次公孙度自立为王,当然也是出自李儒的手笔,为的就是在刘备最为难的时候,狠狠捅上一刀,虽然不至于要了刘备的性命和基业,却也能够大大损耗刘备的实力,使得刘袁曹实力相当,三雄并立。在接到董卓书信的时候,公孙康兄弟二人便表示过反对,认为董卓虽然曾经权倾朝野,但是已经惹得天怨人怒,更有十四路诸侯讨伐之,杀得他不得不弃洛阳而西向长安。而且,辽东位处幽州之东,与长安相隔何以千里来计,纵然是不奉其命,董卓也绝对奈何不得公孙一门,何况幽州之主刘备便是当年讨伐董卓的两大盟主之一。若是成功还好,若是一旦失败,公孙一门将万劫不复,董卓也不可能出兵相救。
但是,公孙度却不那么认为,他认为这是千载难逢之良机,中原大乱,群雄并起,刘备的精力势必将在中原大地之上,而辽东却是偏僻之地,地方虽大,人口稀少,与之中原相比,差之不止千里。刘备既然素有野心,就绝不可能弃中原大地,而东进辽东郡,何况刘备一旦东进,袁绍等人岂能坐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