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皇帝年幼,便由刚刚尊封为太后的何妍临朝听政,颁诏大赦天下,改元为天熹,擢升后将军袁槐(袁绍的叔父)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同参录尚书事(相当于宰相);废除西园禁军,编入京师禁卫军,提拔袁绍为京师禁卫军的统领,袁术为副统领;著名“清流”人物何颙任北军中侯、荀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这三人都曾作为大将军何进的幕僚,参与了宫廷政变的策划,是以他们的升官可视为新皇帝的一种报答。除此之外,还有二十余位“清流”也被征召,登上朝堂身居要职,这可是李膺、杜密等“党锢之祸”之后二十年来所未有的事情,所以,人们的眼睛为之一亮,觉得朝政该是有些新气象了。
本来,依着何进的意思,还要重封刘备,却被刘备以已经是幽州牧而拒绝了。
就在刘备查案还没有回到洛阳的时候,太常刘焉看到各处黄巾余孽肆虐,汉朝王室多难,向灵帝建议:“各地到处生叛乱,是由于刺史权小威轻,既不能禁制,又用人不当,所以引起百姓叛离朝廷,应该改置州牧,选用有清廉名声的重臣担任。”
刘焉内心里想担任位处最南面的交州牧,但侍中、广汉人董扶私下里对刘焉说:“京城洛阳将要生大乱,根据天象,幽州地区将出现新的皇帝。”于是,刘焉改变主意,要求去幽州。
但是,刘备是幽州刺史,封地涿郡又在幽州境内,灵帝并没有同意刘焉的要求。恰好益州刺史俭横征暴敛,有关他的暴政的民谣广泛流传;再加上耿鄙、张懿都被盗贼杀死,朝廷就采纳刘焉建议,选用列卿、尚书为州牧,各自以本来的官秩出任。任命刘焉为益州牧、宗正东海人刘虞为青州牧,刘备为幽州牧,刘岱为衮州牧,刘表为荆州牧,刘繇为扬州牧。除了这几个刘氏子孙之后,任命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徐州刺史陶谦为徐州牧,董卓为凉州牧,少府韩馥为冀州牧。
任用清流,抑制宦官,如果事情朝着这个方向展,何氏一门自然会大得民心,使得天下有才之士竞相依附,何氏一门在朝中的势力也会是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