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手下四万大军却是没能出来,朱俊逃后,这些官兵也想投降求生,但是却为波才所拒,只得奋起反抗,尽皆被杀,但是黄巾军也付出了不到三万的伤亡。
本来皇甫嵩和波才一部已经在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相持,虽然皇甫嵩的兵力只有四万,而波才的这部分军队却有八万之众,但是皇甫嵩指挥调度得当,黄巾军虽然也曾多次对皇甫嵩的营寨动试探性的攻击,却都是无功而返,甚至还折损了数千兵马。
于是,在经过几次试探之后,黄巾军便和皇甫嵩在长社僵持起来。但是,由于朱俊的战败,波才亲率另外六万大军到来,便打破了长社官军和黄巾军之间的平衡。黄巾军激增到了十四万,而官军却只有三万六千人,皇甫嵩的军队被黄巾军团团围困起来,粮道更是被断,形势甚是危机。
由于皇甫嵩善于防守,曹操多智,在面对十四万大军的不断攻击之下,每次也都能将敌军击退,保持部不败之局。但是,由于粮草的供给路线已经被黄巾军截断,倘若三个月内再没有破敌妙计,皇甫嵩和曹操也只能率军突围了,恐怕结果会和朱俊、袁术的下场一样,仅能突围数十人而已。
若是皇甫嵩一部再战败,一旦波才的大军和广宗城内张角的大军里应外合,卢植和冯方一部也躲不开战败的噩运。三路大军若是相继战败,刘备和袁绍也只能选择退兵,否则便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皇甫嵩的长社之战至关重要。
但是刘备却是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在历史上,被称为黄巾之乱转折点的长社之战正是以皇甫嵩的大胜而告终,从而使得黄巾军的主力仅存张角一部。后来再有张角的突然病逝,张梁和张宝争夺黄巾军的领导权而闹分裂,使得黄巾起义也就算是基本结束了。
虽然不担心皇甫嵩会失败,但是刘备仍然想尽早结束南阳的战事,好尽快率部到达长社,如此大的功劳岂能让皇甫嵩一人独享,长社的大火也不能让皇甫嵩一人来放。根据历史记载,长社大火之后,波才部会彻底溃败。但是,眼下的情况与历史相比却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