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之后,刘备便已经在天下小有名声,若是当时刘备能有一郡之地,不但可招兵买马,更可使得天下英才前往投之。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些有才之人遭逢乱世势必要择一明主而辅佐之,刘备乃不世枭雄在当时为很多人所公认,但是几乎没有人会投靠他,便是因为刘备没有一个栖身之地。诸侯讨董之后,袁绍、袁术、曹操、公孙瓒、刘表、刘璋等人皆有一州或者一郡之地,有了一州或者一郡之地也就是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有志之士自然会选择资本厚大的诸侯,而刘备却没有这个资本,是以却无大才相投,只是带着孙乾、简雍等几个小才到处晃悠,所以与陈宫辅佐的吕布、二荀郭嘉等辅佐的曹操的争斗中,屡战屡败,直到后来徐庶、诸葛亮的投靠之后。
第二天,卢植便带着刘备前去造访桥玄,此时的桥玄已经不是太尉,因为得罪了中常侍王甫,王甫便在灵帝跟前大说桥玄的坏话,加之身体一直有疾,终于在三月二十二的时候被灵帝罢免成太中大夫。太中大夫与太尉的官职相比,可是错了两级,太尉乃三公之,掌管天下兵权,而太中大夫则只是九卿之一的光禄勋,也就是郎中令的众多属官之一,并且还是在家养病,相当于退居二线。
对于桥玄,历史上记载了一件很有名的事情,桥玄的小儿子十岁的时候被匪徒劫持,当作人质,登楼要求桥玄拿出钱货作赎金,桥玄不肯给。司隶校尉、河南尹等派人将桥玄的家宅包围守住,却以为桥玄的小儿子在匪徒的手中而不敢向前进逼。桥玄怒目大声呼喊说:“奸人的罪恶数不胜数,我岂能因一个儿子的性命,而让国贼逃脱法网?”催促他们迅进攻,桥玄的儿子也被杀害。第二天,桥玄便向朝廷上书说:“天下凡是有劫持人质勒索财物的,都应该同时诛杀,不准许用钱财宝物赎回人质,为奸邪开路。”于是诏书布了这个命令。起初从汉安帝以后,法律渐渐失去效力,京城里面劫持人质的,不管对方是不是富贵官宦人家。从桥玄这次事件以后,就没有这种事再生,治安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