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的势力,这也是崔家的实力。
远的暂且不提,光是近的刚刚一位崔家的丞相离世。就是如今兵部尚书崔余庆的父亲,崔敦礼。这位老大人高祖年间就已经在大唐为官,也曾经盛极一时。历经高祖,太宗,到如今李治年间三朝,可谓三朝元老。最后拜太子少师,赠开府仪同三司。他死之后,本来还在定襄都督府为司马的崔余庆,直接就被李治提升为兵部尚书,成为了当朝权贵之一。
当年崔敦礼在世的时候,和李治的关系极好,李治也很信任这位老大人,所以他死之后才会如此哀伤。给了崔余庆这般殊荣。但是这位兵部尚书也确实是有才干的,上任几年时间,将兵部打理的井井有条,丝毫没有任何疏漏之处。而且极为符合高宗的心意,在长孙无忌事件的时候,坚决支持高宗所有的决议。对于武则天,也没有像别的山东氏族一样,持以反对意见。只是碍于身份,始终没有开口明确表示支持而已。
出身名门,身后有清河崔氏的鼎力支持。又是李治极为信赖的老臣之子,在兵部尚书位置上熬了几年,办事能力有了经验有了,岁数和李义府相近,要是这个时候他能够登上相位,自然是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甚至于会让大家感到很正常。
毕竟即便是皇帝,也绝对不可能冷落山东氏族太长的时间。这个时候选任一位山东氏族的人出来不是正好儿?朝中的宰相也没有定数,如今仅仅只有李义府,许敬宗,于志宁,许囿师四位。李义府同中书门下,许囿师执掌中书省,许敬宗管着门下省,于志宁管着尚书省。
可是于志宁年纪大了,不能管事儿了,如今就是早朝都不怎么参与了。许囿师也是一样,虽然比于志宁好上一些,但是终究是行将朽木。四位宰相之中有两位岁数大的都快不能理事。剩下许敬宗和李义府,可都是因为皇后上位的,这也并不符合皇帝的平衡之道。
所以贺兰敏之猜来猜去,还是觉得山东氏族最有可能的就是将这位兵部尚书送上宰相之位成功搬回一局,让自己输的不要这么惨。同时拿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