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站在了武则天的身后,而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杨思训取代许敬宗成了新一任的礼部尚书,杨家气势一时无两。
就在显庆四年,也就是去年的时候。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韩瑗,来济,和已故的褚遂良,以及朝中重大臣谋反案成功。
在当今圣上的舅舅,先皇后的兄长,先帝依赖一生的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最后一次入宫和李治谈了一夜之后。第二天,李治亲自下旨,三省签署意见。长孙无忌,韩瑗,来济贬谪出京。几月之后,长孙无忌自缢而死宣告着李治的完全胜利。
同时也宣告着李世民时代的完全终结。从辅助李世民的第一天起,长孙无忌一生如他所言纵横捭阖,没有丝毫遗憾。已经做到了人臣的巅峰之位,享受了这个世界上应该享受的所有的东西。到了李治时代,从他把持朝政的第一天起,就应该会料到有这一天。
在长孙无忌死后,武则天大行封赏。李义府进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正式由中书舍人一下子进位到宰相,恐怕是大唐有史以来进位最快的人之一了。许敬宗由尚书省礼部尚书,升任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完成了他奋斗一生的最终极目标,成为了大唐的宰相。至于其他人,杨思训由观国公爵位无实职的情况下,任大唐礼部尚书。刘祥道,升任刑部尚书。门下省的长官没有用这帮人,李治提了一个成名已久的名臣,许囿师。老头儿今年比许敬宗岁数还要大,出来任职也就是充当一个体面的角色而已,实际上已经难以料理政事了。恐怕用不了不多久就会死去了。
李绩虽然最后起了关键的作用,但是实在是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了。他自然是想做回三公之一的太尉,而不是如今这个挂着闲职的司空。但是刚刚走了一个长孙无忌,李治又怎么会在养出一个长孙无忌呢?而且,如今朝中已经没有人能够制衡李绩了,他在军方的影响力实在是太过于惊人,若是把他在安放于太尉这个职务上,恐怕李治半夜睡觉都睡不着了。他得了一些金银珠宝,聊胜于无吧。
好在,李绩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