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
来济看不到韩瑗那么远,军旅养成的习惯让他比任何人更懂得抓住现在和机不可失的重要性。两个人的性格完全呈现了互补的趋势,长孙无忌甚至曾经有过预言,若是给他们两个时间,将来他们会成为这李治朝的又一个“房谋杜断”。
当年在李世民麾下,房玄龄和杜如晦就是闻名天下的人物。房玄龄善于思虑,能将所有的事情事无巨细的考虑的妥妥当当,但是却偏偏有些优柔寡断难以决策。杜如晦没有房玄龄那般,能将所有的事情事无巨细的都考虑妥当,但是他却偏偏行事果决,能准确判断出来正确与否,并且得出结论。两人一配合,几乎能将这天下大事处理的妥妥当当。这“房谋杜断”的名声也就渐渐的传了出去。
如今的韩瑗来济同样是如此,一个善于前瞻,有远见卓识。一个善于把握现在,能够处理好当前之事。褚遂良难以交托大任,长孙无忌断定一旦自己有个万一,他恐怕不久就会触怒李治遭到贬谪。所以他特意挑了韩瑗来济两个人作为李治将来的臂膀。如今不过是因为时日尚短,他们还没有展现出来自身完全的才能。不过将来有的是机会,他们现在在这个宰相班子里还不过是两个相对来说的年轻人,这还不是属于他们的时代。
长孙无忌坐在上首,恢复了那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看着他们三个。缓缓开口说到:“依三位之意,如今该当如何?”
褚遂良,来济,韩瑗看了一眼对方互相点了个头,韩瑗开口说到:“贬谪许敬宗李义府,寒门官员其余的大多不成气候,留他们在朝中也无所谓,罚一罚俸禄也就够他们受的了。”
不是他们不想将所有的寒门官员都贬谪了,实在是朝廷要这些人还有的是用处呢。自从隋朝隋炀帝开启的科举制度之后,这天下人的心就都活起来了。人人都想着通过科举,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虽然兴起的时间不长,却成为了天下人的一种心灵寄托。即便是科举时间不定,取士不多,但也可以起到一种仪式性的作用。这些科举取来的寒门士子,更可以在朝中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