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做马车。但是马车颠簸啊,长安城庞大非常,让这些个老臣坐上颠簸的马车,一日两日无妨,那年深日久的也是难受非常啊。而且唐朝上朝的大臣们,要凌晨两三点钟就起床,五点就要到皇城之内候着皇帝的到来了。人,在午夜瞌睡是很正常的,但是马车显然并不提供这个条件,如此颠簸,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怎么可能睡得着。
但是轿子就不一样了,由两人,四人,八人共抬。只要稍微用心,对轿夫进行培训。就能够确保轿子抬得稳稳当当,提供休息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而且,轿子相对于撵来说,冬天刻意挡风,御寒。夏天可以遮阳,蔽日。雨雪风霜不侵,者绝对是巨大的吸引力。
不光是舒适感,对于贵族或者说是重臣来讲,最重要的或许就在于轿夫的身上。
坐在马车里,被畜生拉着来回跑,在哪里能够体现出自己的尊贵性?哪里都不能,太普遍了。几乎是有点钱,能养得起马的人家就能够被这畜生拉着跑。
但是被人抬着,可就大大的不一样了,这可是等级或者说是身份的象征。这就是贵族权威的体现。在唐朝这么重视等级限制的社会里,出现了这么一个可以提高自己身份的东西,大唐的贵族们不可能不喜欢。
轿子刚刚出现,对于轿子的等级和装饰如果不是有心人刻意要举报,十几年内根本就不会被朝廷做出命令,限制等级和花色。这样就更好了,出生在贵族家庭之中,贺兰敏之的记忆中,所见所闻一点都不缺少这种攀比之风。
你可以在轿子上贴金箔,我就能够镶嵌珍珠。
你要四人抬轿,我就可以定制八人抬轿。
这样的攀比对于整个社会风气来说,没有一丁点的好处。但是对于贺兰敏之来说,正式因为这种攀比之风,或许才更有作为。
现在唯一的难点就是,自己对于轿子的构造并不是很熟悉,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重新尝试,但是这对于木匠和裁缝来说,根本就不是难题。
只要将两种定制的方向分开,也根本就不用担心有人会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