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谢过一番后便即收下。先寄放在身边,又与两人接着谈论。不多时,酒宴已经备好。周瑜命雨荷撤茶上酒,三人各自归座。
这时代宴饮还是分席制,尤其是正式的酒宴与上层社会的设宴,更是严格按照此制。每人一张桌台,分餐而食。
酒菜流水送上,都是一式三份,三桌的菜色都是一样。周瑜命雨荷又叫进了两名婢女来,服侍鲁肃、刘晔用餐,为他们斟酒夹菜,他自是由雨荷来服侍。
通过刚才的喝茶闲聊,周瑜与刘晔的关系大有增进,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更是熟络起来。三人谈论的话题也渐渐从学问、兴致上面转移到谈人与事上,先论及周边,再扩大范围,酒酣耳热之际,便开始谈论起天下大事,表述自己对时局的看法与分析。
通过这番谈论,周瑜发现刘晔对于局势的分析实有过人之处。许多分析与预判,竟跟他所了解的历史走势不谋而合。周瑜心下不由暗自惊异,心想许劭对刘晔所作的“佐世之才”的评论实在一点不为过。单是对时局的看法、分析以及预判走势,这一份眼光与见解,就已当得起是大才了。
而刘晔对于周瑜的看法与见解,以及对时局的分析,也是十分佩服。原本的周瑜本就有才,再加上被穿越后来自后世的眼光、见识以及对历史的走向了解,自是见解的深刻独到,分析的清晰入微,让人一听即明。
两人心中互相敬服,周瑜也适时地略加暗示表露了招揽之意。刘晔虽理会得,却也不立即表示什么。其实这也是人之常理,哪有这般轻易就表态,这种事情,总得深思熟虑过才会作出选择。尤其是谋士型的智者,更要作一番深切的思量。他们不像只有武勇的猛将,有时热血一冲,头脑一热,便即纳头拜倒了一位主公,很少去考虑些太多的东西。
武人更多的是看勇、义、信,是否对口味、合脾气等等,智者才会去更加全面的考虑更多。良禽择木而栖,但脑子也充满肌肉的武夫猛男们,则大多不是良禽,是猛兽。
而且智者们即便最终选择定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