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场,君不见王老吉的销量早就超过了那些洋鬼子生产的饮料,还有什么“讨厌化学”的广告也能引领市场,就连抗议小区周围建变电站,都能征集到数以千计的签名,你跟他们说双盲实验,这不是逗人玩吗?
药膳坊的生意毫无征兆地火爆起来,没过几天,拥有十几个包间的药膳坊就已经一座难求了,连大厅里那几张摆着做个样子的两人桌也被排满了。吧台的小妹每天要接几百个订座电话,而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对不起,已经满座了……”
几乎每一天,都有人苦哈哈地赖在门口,央求店员帮他们安排一桌位置,还有人把红灿灿的毛爷爷偷偷地往店员手里塞。这些店员大多是当初史佩锋时代的服务员,哪见过这种门庭若市的阵势,一时都有些手足无措。时间长了,他们也就适应了,面对着那些身穿挺刮的西服、开着奔驰宝马奥迪的顾客,他们也能彬彬有礼地回答道:“对不起,已经满座了……”
李愚专门找许迎迎商量过,是不是要再盘下一个邻近的店面,增加一些座位。许迎迎断然地否决了这个提案。她告诉李愚,现在这种经营方式,叫作饥饿营销,这些达官贵人们还就吃这套。越是别人订不上的位置,自己一旦订上,在客户面前就越有面子。反之,如果座位是充足的,谁来都能吃上饭,那还有什么意思?
在饥饿营销之外,许迎迎还在仅有的十几个包间里留出了一个,以备不时之需。她让李愚给韩弘奇、黄季平、高士新、蔡梅林等人递了话,说如果这些人有朋友要到药膳坊用餐,凭他们的电话,就可以优先订座。别看这样一点小小的特权,用得好了,也能够给药膳坊带来丰富的人脉,这远比一个包间的收益要大得多。
李愚自诩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但就做生意而言,在许迎迎面前,他自愧弗如。当学生的时候,许迎迎表现得不求上进,成天靠着装疯卖萌混过一场场的考试,甚至最终的毕业论文都是葛建宇操刀帮她完成的,让人觉得这个姑娘完全就是一个绣花枕头。可谁能想到,从筹划药膳坊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