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都市言情 > 家中谁寄锦书来 > 第八十五章 小秘密

第八十五章 小秘密(1 / 5)

?一九八六年元旦的《人民日报》发表社评《让愚公精神满神州》。杨泽贵看得心潮澎湃,按照以往的惯例,在报纸上做了标注,让孩子们阅读。

每天晚上,三个孩子借着石桥水电站送来的光辉,享受着报纸带来的“精神晚餐”——他们已经把读报当成了一种习惯。

这对三个农村娃娃是极为重要的。这些油印的文字,不仅让他们见多识广、知书达理,更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看待问题也更加独到。尤其是小淑菲,尽管对报纸上的很多理论还一知半解,但她的读书识字水平已经比自己高出了同龄人许多。

对这篇歌颂愚公精神的文章,杨泽贵在这段话下作了重点标注“……我们说的愚公精神,就是坚韧不拔、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知难而进,不达目的决不停止……”

淑芬先是给哥哥妹妹普及了一下“愚公移山”的故事。然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篇文章,其实是在从两个方面讲愚公,这就有些文不对题了。前半部分说要发扬愚公精神,愚公精神是啥子?埋头苦干呗!后半部分又说要发扬改革精神,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推陈出新。这样的话,光有愚公精神还不够呢!”

淑菲点点头,尽管报纸上以及二姐口中常用的一些成语她还不知道出处,但她已经能够从字面上推测出大意了!

“二姐,我觉得爹就是愚公!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愚公,不过我们不能移山,我们还得靠山吃饭呢!愚公移山,爹和你们就修路。”

“如果愚公生活在今天呢?他还会不会移山哦?”一向不对十多天前报纸上的“旧闻”发表意见的富顺开了口。他倒不是想对愚公精神评论一番,而是看到了那两个让他兴奋的词语——“改革”“开放”——这不是在江云那两座建筑模型雕塑所讲述的吗?

杨泽贵点了一斗烟,找来几个风笼,给孩子们加点火,破天荒地喊淑芬娘从床上起来给孩子们下点面条当晚饭。

“生活在今天?猫儿山和砚台山都要遭他移了!”淑菲撇了撇

最新小说: 我邪道魔头,你让我进诡异游戏? 强塞花轿冲喜,娇娇医妃一胎两宝 邪王狂宠医毒妃 娱乐:封杀三年!演的狂飙上映了 皇城小娇娇杀疯,全家反派心不慌 听说王爷被赐婚,王妃提刀杀进宫 重生渔村:开局赶海喂饱全家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新婚夜和离,替嫁医妃宠冠全京城 都市:我的差评能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