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胃口,华国每年都要从南美进口大量皮革,从印度、埃及等地进口大量棉麻。那些列强殖民地或者处于列强势力范围内的国家,其出产的工业原材料受到当地殖民者的严格控制,大部分只能出售给宗主国商人。
以印度棉花为例,每年英国商人都会从印度收集海量的棉花,大部分被英国本土纺织业消化,剩余部分则由英国纺织业协会负责协调出售,他们掌控者国际棉花市场的价格,操纵价格变化,并从中牟取最大的利益。华国纺织企业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从英国商人手里购买棉花。
与石油一样,这样原材料很容易被敌对国家断绝,英国商人在利用华国市场大赚特赚的同时,也在经受战争爆发、失去华国市场的危险。印度、非洲、东南亚等地原本就是英国人的原材料产地,是日不落帝国维持霸主地位的根本,容不得半点威胁。可以想象,一旦战争爆发,华国和协约国将在这些地方展开激烈的争夺,以维持庞大战争机器的运转。
贪婪的华国纺织企业主甚至上书吕梁,要求尽快夺取印度和东南亚等原材料产地,或者中亚地区也可以呀!从在新疆推广棉花种植来看,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棉花生长,气候类似的中亚地区应该也适合,纺织协会曾派出考察团到中亚考察棉花种植,得出的结论是华国应该将整个中亚纳入控制范围,那里是棉花生产的天然宝库。
纺织业协会控制的记者曾写过一篇专题文章,主题是“华国为何如此贫瘠”。这个国家与地大物博扯不上关系,铁矿稀少、质量低下,石油稀少、质量低下,耕地面积小、远远比不上印度和美国,高产、高质量棉花对土地气候等环境的要求高,国土上适合种植的地方很少。人口膨胀,人均资源量更可怜!资源短缺是制约华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在世界上的土地被列强霸占的今天,必须用绝对武力夺取阳光下的土地,为华夏民族争夺生存空间!
罗斯福也看过这篇文章,他只赞同其中的一些观点,华国国土广袤,虽然缺少部分资源,但仍旧算得上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