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面面。这十万人的游行队伍将狭小的浦口挤得满满当当,导致浦口秩序崩溃。
日本当局面对游行队伍时采取了粗暴的处理措施。先是调集了两千多名警察,在维持秩序时与游行人群不断发生肢体冲突。当出现三名警察受伤,一人重伤不治后,政府打算调动驻扎在浦口外围的第二团进城,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浦口皇宫御所附近的一所宅院内,仅存的几名元老默然无语,伊藤博文自杀、西园寺公望被刺杀、山本权兵卫死在海战之中,山县有朋在东京大轰炸后心力交瘁,1906年末因病去世。
几位元老的相继死亡使藩阀势力遭受重大打击,陆军出身的桂太郎在西园寺公望被刺杀后接替担任日本首相。
军阀官僚这种“非立宪行动”激发了广大民众的极大愤慨,以新闻记者、律师和资产阶级民主派为首,开展了要求实现政党内阁的护宪运动。当时又正值日军在华夏的山东战败,**同盟军彻底失败,桂太郎无力回天,只能黯然辞职。
立宪同志会的大猥重信趁机上台组阁,大猥内阁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战争失败后的日本物资匮乏、经济凋敝,米骚动爆发后大猥重信被赶下台。
代表军阀和官僚势力的军人出身政客、代表封建地主和财阀利益的立宪政党都被赶下台,此时日本政坛中悄然出现了第三股势力,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原敬趁机上台,平民出身的他打破了日本政坛由藩阀势力轮流掌控的局面。
民众和中下层精英都对原敬的上台欢欣鼓舞,认为这是民主力量的进步,而且原敬政府成功勾搭上美国,使日本短时间内脱离了穷困状态,国家秩序重新恢复,更是获得大部分民众的支持。
可是立宪政友会出身的原敬首相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缺乏行政经验、低估了政敌的无耻程度。退役军人的游行示威,背后就是藩阀势力的组织挑拨,原敬内阁在面对规模庞大的游行示威时,应对接连出现失误,导致局势无法控制。
元老们的宅院里,桂太郎、大猥重信、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