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报,作为小报,可不比《申报》那样的大报,刊登的东西都是严肃的文字。
从小报内容上看,“骂”和“花”这两项可是小报的一大特色,也一向为人所诟病,但如果硬性加以去除,就会失去一部分读者。所以,在某种意义上“骂”和“花”又是小报“曲线救国”的生命线。
所谓“骂”,就是经常登载论战性、对骂性的文章,以引起注意,提高知名度,“石中火”和“龙泉剑”便是因为这个原因被报纸所看重。而所谓“花”,便是刊登花边新闻、不和谐文字,以迎合读者的低级趣味。
比如,当一种小报的印数处于一二千份的水平时,编者便会加重不和谐的内容;而当销量很快增至五六千份,已经冒了被当局发现取缔的风险了,小报就会自动调整,减弱不和谐的内容。如此周而复始,几乎成为了一个惯例。至于恶俗的黄色类小报在字里行间浸染的不和谐气息,也是见惯不惊的“生意经”。不管是政论文,还是新闻报道,甚至广告,一些小报都擅长用游戏文体,夹着不浓不淡的“花”笔,絮絮道来。
当然,各类小报的品性不同,处理这“骂”与“花”的尺度也有别。《立报》作为相对正直的报纸,当然不会自降身份多刊登一些花花文章。但是即使如此,“向晚”先生的文章,也未免太过清水太过正直了一点。
一句“被翻红浪,红烛燃尽至天明”就想将读者期待已久的剧情给一笔带过?太天真了!
于编辑当时推了推眼镜,镜片一道反光:“呵呵?给我改!须写得如火如荼,而又须能适可而止!懂吗?”
稿子被打回来回炉重造,然后向晚晚便……苦逼地卡文了。
什么叫做“须写得如火如荼,而又须能适可而止”啊?要么详细描写,要么直接拉灯,中间状态是个什么鬼哦?
石蕊笑够了,顺回了气,这才继续问道:“你该不会是不会写那些情节吧?也是,作为女孩子……”
“谁说我不会写?”想她向晚晚看过的18X比石蕊这个土生土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