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之路算是逐渐走上了正轨。
那天收到《自由谈》小说板块一位姓于的编辑的来信,于编辑在信中表示,总编辑很欣赏向晚晚的那篇不过三千字的小说《珍珠耳坠》,觉得这篇文章“很好地讽刺了那些低俗鸳鸯蝴蝶派”,想法很好,欢迎继续向《申报》副刊《自由谈》投稿,稿件不限于小说,杂文、文评之类的也可以。
最后,于编辑表示,他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吃那些海鲜河鲜之类的东西了。
这个故事的灵感其实不是向晚晚的原创,以前在哪里看过来着记不清了,但是在某天晚餐桌上出现的一道河蚌汤让她忽然灵光一现,当时脑洞大开,遂成此文。投出去也只是想要身体力行地作一番市场调查,试探一下旧历时期众人对类似题材和脑洞的接受程度。
白奕秋看过之后,也明确对向晚晚表示未来几天请不要到菜市场买海鲜河鲜之类的东西,买了他也不会做。
只能说普通人的接受能力太低下了,不过想当初她也是这样的,上完解剖课一段时间之内都不太想吃大片牛肉。
可是她现在已经不是普通人了!向晚晚雄心百倍地想。
………………
向晚晚想,不能总这样下去,写稿子不是什么金饭碗,尤其是在风云变幻的现在。
世界变化得太快,时局是动荡而变化的,沪上的新闻业小报也变化得很快。
沪上小报风行以来,中间也有过不少的变化。比如之前骆无涯氏首创了一种横四开的刊物《荒唐世界》,专载嫖赌吃玩等荒唐事务,很是风行一时。后来叫《XX世界》的报纸,多至不可计算。当时读报的人们,谓之“世界化”。
又不多几时,康驼背氏也发行一种横式小报,题名《牵丝攀藤》。这四个字本沪上社会上一句俗话,是表明纠葛不清的意思。出版以后居然也是哄动一时,几乎有打倒小报业巨头《晶报》的势头。然后投机的人瞧得眼红,于是你出一张《瞎三话四》(吴语方言,意指无根据的推测,不符事实的言论。),我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