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众大臣王子俱入宫议事”遂解了剑交予兵士,正欲进门,听得背后呼喊:“三爷且慢”。回头看时是归州通判赵无疆,三爷立上前,行礼毕,三爷道:“赵大人何时从归州入都了,竟不到我府上一叙。”赵无疆回道:“三爷,昨日下官接到谕旨已知今日变故,受上命代行刺史事前来述职”。“怎么,归州刺史张如珪已卸职?我竟不知”。“三爷,前两日蜀兵压境,张大人抗敌殉职,所有讣告也只在今日发出,三爷不知也是情理中事”。
三爷有些惊惧,内事未解外事又起。“三爷听我一言”,赵无疆说,“不论大王作何决断,老侯爷的事万不可求情!三爷仁慈天下共知,一旦说错话,便不可收拾了”。三爷作揖道:“谢大人教导,然人生于世岂能为一己之私而不顾父子情分乎,大人休要再劝!”。赵无疆道:“我知定劝三爷不得,唯有同三爷共面圣同赴难!”三爷感涕道:“谢大人!!”此时宫里传信使出,后面都城巡检使常随带着几个衙役也走了出来,见着三爷很是谦恭:“请侯爷安,下官方才面见了大王,大王正令臣请侯爷与十爷”,三爷道:“连都城巡检使都入宫了,恐怕今次不是谋反之事那么简单了”,于是正要和赵无疆入宫,常随立从袖中取出一张纸,三爷见和自己手里的那份一样。常随道:“侯爷恐怕也知道谋反之人都有谁了,然这里边并非都是,有些是因候爷的缘故才进去的”。三爷惊愕不已,“我?我不曾与他们结交,又如何使他们陷落?”常随笑道:“正是侯爷不与他们结交,他们才身陷囹圄的。”。“放肆!”,赵无疆怒道,“胡言乱语,真是放肆!”。常随遂收紧了身子弓下腰不言语。三爷道:“算了,赶紧进宫去吧。”